2020 +1 运动篇

准备好了吗,我开始流水账了。

今年过的格外充实 = 生活有了非常多的变化。

第一个关键词是运动,体育精神万岁!啰嗦一句疫情期间看了乔丹的最新纪录片「The Last Dance」,他对体育精神的纯粹信仰真的太让人敬仰了。

「滑雪」一二月份在美国的20多天大概是我打工生活中,最放松最开心的一次假期,也是我滑雪旅行中很值得吹嘘的一次,虽然大家每天从雪场下来都在焦急的刷国内疫情的最新情况,但第二天一早冲上缆车就又是心无旁骛开心的一天。连续滑雪除了持续的快乐,也可以让技术有更好的提高空间,因为以往最多连滑四五天,需要适应恢复,体力的储备也在末尾影响发挥。作为严肃滑雪者,北美的好天气,大雪场和交通的便利简直太幸福了!这次的北美初体验也让魁北克计划更让我觉得放心了一些,就是北美滑雪比法国贵了好多,一个想念。

「CrossFit」一九年我完成的一项自我挑战是去参加了一场Spartan的比赛,完赛的同时感受到了身上诸多需要提高的地方,当时就想找CF(CrossFit的简称)健身馆针对性练一下,拖到了今年复工,挑选了上海口碑最好的两家去看了眼,一家在公司隔壁,稍贵些,老外很多;另一家在下班回家路上,口碑更好,竟然更便宜,还有免费的一节体验课,我就此入坑了…… 因为训练编排非常的有趣,而且体验课上完我酸痛了一整周,强度超出了我的期待,而那个课我后来才知道是馆里除了私教课之外难度最低的课 T T

后来在Stud上课几乎带来了我这一小年无所事事时最多的快乐,年中开始上正式的CF课,接触了举重, 以前被电视上的举重比赛误导了对这项运动的认识,技巧性和复杂性简直是力量训练之最,比如可以在一个几秒钟的组合动作中做出dead lift+row+front squat+push jerk,考验技巧的同时也能发现自身关节活动度的问题(滑雪的技术提高也需要关节活动度),啊太上头了。CF的体操动作我还解锁的不多,除了协调性还需要绝对力量以及正确的发力顺序 😢,蝶式引体、ttb脚触杠…… 我只能把解锁double under这种也算作今年成就了。CF box里大家的训练和community的氛围,对我的一些职业想法也有启发,甚至交了几个朋友!会一直坚持下去并为这个社群出些力。

「越野跑」今年的运动部分可以写这么多我很欣慰,哈哈哈,对B站的探索越来越多之后,发现了一些创作者分享的跑步技术内容,我之前一直很在意的跑步无法降低的心率问题终于被我找到了症结,于是在改善跑姿,控制心率,提高步频这几项努力之后,我跑的更轻松,并且,不小心更快了!膝盖也没有以前偶有的不适,真的是开心愉悦。果然只有跑的轻松开心,才会跑的更久更远。话就说到我参加Spartan之后很想找馆练CF于是就加了一个战队的群,那个群里就分享了一个佘山越野跑的虚拟赛事,我一看,这么有趣,疫情期间大家无限次自己按照规定路线刷比赛路径,上传gps数据取最优成绩,哈哈哈,截止日期之前可以经常去玩,我就是这么入了trail running的坑。

跑山的难度明显高于路跑,当年博弟跑紫金山越野跑的故事还记忆犹新,跑了几次就上瘾了,疫情缓解之后国内的各项赛事也慢慢恢复,因为加了佘山比赛的群,群里就开始延伸出其他的比赛信息和爱燃烧平台这样,错过一个杭州的赛事之后,选了10月底的莫干山越野跑比赛,只报了最低的8km。长话短说比赛之后给自己建立了很多信心,感受到了小半年CF训练的成效,在爬山段拉垮了几位想追上来的盆友,在下坡上感受到了一点点不能算天赋但也有一点得心应手的跑步状态(注:下坡技术难度高一些但可以加速并拉开较大的时间差),风景太好了,体验太棒了,最后我的成绩还不错,比马拉松比赛的乐趣真的是丰富很多啊!

后来又报了舟山的背山向海越野赛,舟山岛风景好,据说完赛还有小海鲜吃,开车过去也不远,哈哈哈,就是最低组别是18km,我对强度略有担心,我此前只参加过21.x km的半马,还是2016年!我把佘山变成了一个日常偶尔去训练的地方,只是每次都要花费大半天的时间,羡慕住处周围有山可以跑的朋友!日常的路跑训练也拉长到了15km左右的训练距离,真的到了比赛的时候,在前三分之一的一段心态有点崩,但后段持续都保留了些体力真的到了完赛的时候,感觉跑保守了,哈哈哈,虽然最后有点要抽筋的迹象,但整体还可以再快一些。比赛是发现自己短板的最好机会,如果直接跳到2021计划的话:

如果2月份可以回的了东北的话,就再精进一下滑雪的大回转小回转,Mogul也可以多练习一下;CF继续加油,绝对力量进步一些,争取多解锁几个体操动作,比赛的时候可以驾驭所有的正式比赛重量;越野跑的话再参加两三场,挑战一次30km组别;如果博弟的骑行活动不鸽的话,今年也要恢复短途的骑行旅行。

啊,运动部分就啰嗦了这么多,我先做饭去了…… 再续。大家新年快乐!

Fresh Start

想起“新的起点”这样的标题,总觉得尬尬的。大概西方人用中文起标题也可以减少尴尬感。

六月是我的生日月,这些年来,每年的心情和安排都不太一样,这几年养成了趁机反思生活的好习惯,比如三十岁那年就惦记着怎么样来挑战自己一下,于是去第一次跑了半马,学了潜水,回国后第一次换了工作。

  • 如何增加生日的仪式感

去年『迟早更新』过年的特辑里面提到,过年和任何越来越淡去的节日都可以靠给自己找一些特定的事情做,来增加它的仪式感。节日的仪式感和节日感其实都是我们自己营造的。

生日在小的时候,父母会约姨妈、舅舅他们两家一起过来家里庆祝,准备一桌饭菜和蛋糕,貌似当时也不时兴送礼物,但这样的场景印象特别深刻。再下一次记忆犹新的就是2011年在巴黎的一次生日,学朋友把几波互相不认识的友人都喊到家里,聚了一下,大家各自带了些食物,还有朋友学蓝带的室友做的蛋糕,我那个14.5平米的studio,每个人挪动一下都要惊动另一个人。但是很开心!

2013年回国前的生日,Chiachi帮我在她家办了个生日送别趴,带着要离别的伤感和要回国工作的兴奋,同时在聚会的人中还偷偷藏着当时的女朋友,啊,哈哈哈……

所以,今年我决定,要计划一些每年生日都要做的事情,给自己一点活儿,有趣的度过每年的这一天。比如,回顾和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做一个挑战自己的决定;看一部一直想看还没看的电影;尝试一件没试过的事;找几个朋友出来喝酒聊天;吃一家想吃的餐厅;找一位或几位很久没联系的无法见面的老朋友网上聊聊天;读点什么。反正,就是让这一天或者前后这几天都忙活起来!!!

  • 职业思考

然后就要讲到今年的思考人生,以及有点意外却又合理的一个决定。

我负责的改造项目,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都节奏放缓或者基本没有启动,因此,从复工以来,我的工作都很不饱和。我甚至开始整理自己的电脑文件和照片了…… 于是,在五月初,确实迎来了新的变化,公司问我是否想要转到营运operation,做Design的职能,说来很好玩,这个是我一年前想过的方向。然而此时的犹豫就很多,再加上一些略显狗血的事情,一言难尽。

趁机考虑转型的问题,在朋友的提示下,也想到了品牌方的一些可能性,于是就约着在某世界前二的运动品牌(哈哈哈哈哈,我不是故意黑这个品牌)供职的友人出来喝酒聊天咨询。她给我分享了请假陪家人、和一位准备在路上离去的老人一路向西的故事,听得我很感动,这家的Negroni也很好喝。我被追问在一大段谈话之后,为何没有讲自己,自己的长处或者是自己内心想做的东西,只讲了很多行业、趋势,这些外在。什么会给我带来成就感满足感?以及对现在从事的职业活动、精力分配的反思;

时隔不几日,又在bwz群里聊到无业青年自由职业者的话题,缓缓的招聘信息就很快引起了大家的热烈关注,哈哈哈。找缓缓私聊了几句现在的职业困惑,他跟我说,你还是自己干吧。

我意识到回国工作这几年来,被现在收入还算不错的工作所绑定,自己给自己增加了很多限制,以为我无法接受或者没办法怎样怎样,但说到底,都是自己的限制。以前所骄傲的自己有可以随时清零的勇气,早就没了。如果真的退回一个只能养活自己,勉强还上房贷的生活,有想象中那么难过吗?

经此疫情,在家隔离的几天,演出、电影、快递都停了,但并没有什么实质的生活冲击,读书看剧跑步健身,还要啥自行车!

所以我突然有了一个想实现自己开咖啡店愿望的冲动!并且,在未来的两日想到了bp的创业点之后,觉得这事儿开始认真的有戏了,碰巧相关需要寻求帮助的领域也都有朋友,于是某日下班回家后,在notes里记录很多骑车回家路上的想法,又某日午饭后,在言几又书店里闲逛,坐在咖啡位记录下第二个觉得真的可以做成的主意,太兴奋了!!!

后面就和HR谈定了离职日期,虽然还什么都没具体的做,开始和周围的朋友们交流的时候,惊讶于他们的反馈:一来是很意外,大多数人都想做而没做;二来,也有很多人提到,感觉我就该是这样的,还在好奇之前为何一直在打工。

En bref, 下个月就要开始小创业了,刚回国那会儿提到创业的时候,还在讲说,创业就适合30多岁有点经验和资源的人再去做,而不应该是一毕业就上的事儿。这几年关于毕业是否创业的想法有些变化,但依旧还是觉得,现在30多岁这个阶段很适合尝试做点什么!!!

于是就有了这个标题,哈哈哈,原来“不忘初心”这几个字这么难。

第一次半程马拉松 + 快30这件事

1.
2016.05.08 @泗洪
说起半马,一开始还是听胖博眉飞色舞的讲起香港马拉松时候的印象。在巴黎的时候对“巴黎跑”这些活动也没有热衷过。就是喜欢跑跑,最喜欢的就是傍晚的时候,在小岛上岸边的小路上跑,塞纳河的岛很多,可惜当时在昂热的时候骑过无数次的公园没有去跑过步。

这次也算是阴差阳错,关注了跑步的公众号,碰巧就推送了这个在湿地公园的半马赛事,现在想想,和这个泗河的泗字还是很有缘分的,于是跑到泗洪去也就变得理所应当了。本来是想去欢乐跑,被基友嘲笑,大老远的,就去个欢乐跑么?于是“一怒之下”,果断报了半马,也算是对2015年度计划的一个反馈。

两个好基友,有个临阵脱逃了,要留在上海审税,没想到有480km 这么远,一路很好开,但也确实没啥风景。。。周六上午出发,四点多到了直接去育才实验学校领装备,竟然有两小包大米和一瓶酒。。。好厚道。。。的主办方。基友订了城里最贵的酒店也不过200多块,条件还不错。

晚上吃好闲逛,觉得这个城市的体量还挺像榆树的,不知道他所归属的淮安如何。当然,物价好的合不拢嘴。

真正到了8号跑马的日子,天气还挺冷。因为一开始目标就很明确,只是想完塞,所以很放松,也很愉快,想想走着也能走完,此行就有了意义,好容易满足!开跑之后,基友就跑走不见了,我就见着一群群的人超过我,最后连5km 的欢乐跑的也超过了我,当然,我再慢慢超回来那些发力过猛的。终于在三四公里之后,开始又看到有戴着号码牌的人了……这时候一姑娘跟上来跟我说跟着我跑吧,要不然跑不下来,我就回头看了眼是有号码牌的,于是也就继续压着大概8min/km 的速度继续往前跑了。

····················································

过了五六公里,基本就不累了,看着表,比关门时间还是有富裕的,可能是某段速度微微飘上去了一些,这湿地公园的风景非常一般,赛事组织者倒是很有诚意,路上的工作人员极其密集,每100m 都有人。。。体验棒棒的。路过一段有人拍照录像,录到我的时候还说,诶,出来个慢动作的,哈哈哈,跑的确实挺慢,动作挺小的。。。

就这么压着速度跑到了10km,这姑娘偶尔还和我聊两句,竟然呼哧呼哧的就还真的跟住了。倒是也让我压住了速度,挺稳定的。有些人开始跑不动或者走走停停的被我超过去,过了10km 之后,每一步都是自己新的记录了,哈哈哈

跑到15、6km 的时候,已经开始有些累了,自己带的补给也差不多吃光了,腰开始有些酸了,大概是好久没跑,腹部也缺乏锻炼,核心不稳或者稍微有点挺了肚子吧……腿部倒还好!自从跟着胖博说的头两公里压住速度好好热身之后,跑步中腿部肌肉基本就没啥反应了,只是头两公里那么慢很虐。

走着的人越来越多(也没那么多),还有个小伙子一条腿应该是抽筋了,看着他还坚持的往前蹦着,有点小心酸啊。。。过了17.5km 这个补给点,后面的姑娘貌似就坚持不下来落下了,我的动作也没那么轻盈了,开始盼着前面的公里数在往前跑了。

最后坚持了三公里,觉得还是比想象的容易,并不像自己去跑的时候,累的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而就是疲劳感,这个是平时跑6km、10km 的时候不太能感觉到的,坚持到了20多 km 的时候,也就没啥感觉开始盼终点了。克制到了最后500m 才开始加速超了几个人,hoho,虽然赛中的部分就意识到应该可以在关门时间完赛了,但最后还是有点激动啊。虽然是2h50m 的样子,哈哈哈,但是跑过终点线的时候还是挺开心的。

一切都很平静,貌似有人在给我后面的人加油,过了终点线就往前走呗,有人递完塞包,有人在我号码牌上打了个勾,慢慢走到场外,大家脖子上都挂着奖牌,我也就掏出来挂了一会儿,然后手中拿着蓝色完赛包的人,也算是有了一种身份认同感。这种平平静静一个人都没有的感觉很好。大家好像也都过了很嗨的点,很多人都已经坐上大巴,基友已经完赛将近一个小时回到酒店了。。。

……………………………………………………

2.
跑了第一次半马这件事儿,虽然算不上什么“成就”,却也算是今年对自我的一个挑战。做到了就觉得没什么,如果一直不去尝试,就是一座永远爬不上去的高山。今年,这两年,都有些平淡,我越来越少的去做一些挑战自己的事情,总在自己的 comfort zone 里待着,不是个好事。

在这么平淡的时候,稍微的挑战自己一下,还是挺能清醒一下的。聊着马上下个月就要30了,我应该在30岁之前做点什么呢?额,羡慕这些还有一年时间的!

今年本是计划着要学到潜水执照的,但买房子,想换工作这些事情着实占了好多的时间,也让资金紧张了起来。过了30这道坎应该什么也不会发生吧,今年的大方向看起来是对的,这一年来也是越来越开心了,好像是的。

此时在听昨晚演出里特别喜欢的 Devorak 的op. 96作品,F 大调弦乐四重奏。

拖了这么久才写,难免越写越水,嘿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