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状态非常之差,心情很低落。起的很晚(几乎一周都是,大概因为降温吧),导致本来想去看一场les habitants未果,后来发现只有那天上午排了那么一场。好在下午去les gobelins那里去看les associés contre le crime成功,不过遗憾的发现不那么好看,然后就累了,也就没有看紧接着的那场Micmac。回家去豆瓣一看原来我想看的是这一部的上一部,看口碑貌似比这部好一点点,大妈柏林电影节提名最佳女主角是那上一部,不过考虑到这一部的观影效果,就放弃了。额,我好啰嗦
晚上去蓬皮杜准备看Eileen Gary的展,但进去后还是先去逛了设计品商店,然后又跑去书店翻书,并且,看到两本讲Louis Kahn的书,哎,讲他的书不但看不到打折,而且都很贵,87和100多欧…… 有些经典的人吧,就是没办法。其中一本是他的展览的手册,在伦敦、瑞士还是德国、美国,或者还有阿姆斯特丹的三个地方展览,哎呀,没有来巴黎好不爽,要是能看个他的展就会有更多深入了解。对他真正有些认识是上份实习PH把事务所的电脑密码都用他的名字以示崇拜…… 而后来我才联系起来当时在美国访问学习的建筑系的范fwb老师提到的康,原来就是Kahn……
另一本书貌似是西班牙语的,所以只能看些图片,依旧能感受到那种神秘感,对形式、空间、光线的运用达到了一种很特别的境界,以至于,很少在我曾经走进过的建筑中找到过类似的体验,哪怕我现在看的只是照片。 翻完了那本书蓬皮杜也要关门了,后来回去第二天正好翻看fwb的博客里转载他自己发表在建筑师上的文章,讲王澍和东西方建筑师及手法,然后文末提到了老文是讲kahn的,我兴奋的跑进去全读完了,真的很想哪天跑到美国或者印度去实地好好体验一下他的那些作品。自从上次去柯布的savoye别墅之后,就开始想游览更多那个年代的先锋作品,因为有些自以为很知道的东西原来看的很浅薄。
不想看电影,这种精神状况大概就是抑郁。然后就觉得还是走回家吧,反正从10点到12点也差不多就走到了。
带着GRD,就调成了iso1600和黑白模式,准备顺便半夜扫街,但真的是没什么兴致。光了些橱窗,走了一些以前没怎么走的区,往北,再往西,然后绕到place des victoires, 开始再往南,回到st honoré那条街,等到绕到vendôme广场的时候已经快午夜也很累了。除了大幅的ipad广告之外,就是sophie marceau给chaumet做的大幅广告。她现在比以前有味道多了,气场很足,虽然像 初恋 那些片儿中loli的要死,但现在着实魅力爆棚,珠宝广告再契合不过了。
然后就跑去坐地铁回家了。
2、
晚上去听讲座之前,突然想到是月末最后一个周二,jeu de paume免费,就冲过去才反应过来,咦,貌似这月最后一天才是last周二…… 然后阳光正好,反正那里地处协和广场旁的tuilerie花园,又有几把空着的躺椅,偶就那里晒太阳了。花园这一层大概高于街道3、4米的样子,视野外是协和广场转盘和中间 的方尖碑,夏令时之后18点多的太阳还足着呢,远处是铁塔,车来车往的,反正忘带太阳镜这种事儿吧对晒太阳行为是个绝对的败笔!!!闭着眼睛养了将近半小时的神……
到rue du bac那里等阿饼,zc囧神是搭车来巴黎,所以要迟一些,但阿饼是迟到惯犯,从未准时,这次怎样说准时我也是不相信的,于是果真又迟了一刻钟,有时候对这种行为真的有点忍不了,哎。B&B Italia是家意大利的出版公司,也跟什么什么合作在这里有个卖设计系家具的studio。所以整个氛围很舒服,因为东西都很顺眼,虽然展厅里面太多不那么统一的设计风格,不协调,但每一样家具都有细节的感觉真的很不错。
zc也在开始前赶到,好像有一年多没见到了。甚至快两年了。
讲座的景观设计师介绍的是尼姆古斗兽场旁边的古罗马文明博物馆中和portzamparc联合中标的景观部分。而前两天看的Riccioti的展中就有这个项目投标的方案,哈哈哈…… 讲的东西有些点有意思记下来,但总体单薄,时间也有限,还不能很全面的感受到设计师的理念什么的,项目展示的也不够深入,这也是后来小酒会有个法国女人跑过来搭讪的时候聊的。酒会的酒都不错,吃的也还可以,本打算9点多一点去拉丁区老电影院看索德伯格的老片Traffic,但由于酒会……就跟zc和阿饼吃吃聊聊也很开心嘛!然后阿饼和zc是同一天生日…… 阿饼一喝酒就脸红,微醺很搞笑…… 后来送zc去小雪那儿之后,我坐B线转6线再一线回家,因为也贪杯喝了些,确实酒不错嘛……尤其是干白…… 所以是一种很不错的连微醺还没到的状态,但我比较喜欢这个状态,就是很清醒的感觉。或者,这就是我微醺的状态?反正比较喜欢这种喝了一些好喝的酒,但是还没什么特别反应,但稍微和没喝酒状态有点不同的这种状态。恩。不过一般自己是想不起来喝酒滴,只能蹭蹭开幕酒会之类的。
回到家还要提醒自己给老妈发微信要钱……否则月底不好过啊。大概需要再跟家里要钱,也是状态差的原因之一吧,这么大了,要是以前倒也不觉得什么,看得开,但最近着实跟工作的事儿缠在一起,有点早该回去的感觉。
3、
依旧没有去游泳,没有动力啊!
下午约了银行的顾问谈我的账户的情况,比较愉快的解决了问题,又开始试用一个头一年给我免费优惠的移动电子产品的保险,之后就专门赶在下午看了刚上映的钢铁侠3,嗯哼,没有范冰冰啊!!!后来豆瓣上才知道有范冰冰的,然后看影评知道只有大陆版才有哦,国外全是删减版哦,哈哈哈哈哈。
不剧透了。想起来第一部还是08年请ln在淮海路的国泰看的,然后等到最后的彩蛋,最后去洗手间,另一对儿也跟着我们等到最后的小伙儿还问我说你怎么知道最后还有内容的,哈哈哈。
晚上回到家后,反正没睡,直到看了会儿nba,火箭和雷霆(后来才知道这就是以前的西雅图超音速队!我说怎么总感觉很别扭!!!!)的季后赛第二场,从第二节看到第四节,一度想不看了,但打得挺好看,最后竟然追上来,总之看爽了导致一下子就不顾眼睛看到了结束,人生得意须尽欢嘛!!!下不为例
4、
约了陪囧神一起看展,但我起的依旧……搞个午饭,再来杯咖啡,基本就3点的样子才到cite archi那里和她们会合。她雷恩美院的学妹xx绝对是当日亮点,大话痨,看breuer的展看的我根本没看进去……果然下次还是要自己再去看一次!话说这种老设计师的经典展看两遍也是应该的。现在我们日常做的一种最常见的椅子就是他设计的,快一百年了,几乎没有变化。设计的几个教堂也特别新潮,哪怕现在看,甚至有点解构的影子,虽然仅仅在外型上。
然后说要去蓬皮杜,阳光大好,xx就说走路过去,我内心暗想死远的,但太阳确实好,也不想坐地铁啊,然后就沿着塞纳河上岸边的路一路走过去,真的夏天啊,满身汗,晒死,但阳光晒着,挺好。一路也说说笑笑,作为西双版纳人士,跟我俩扫盲一些那儿的生活常识,比如12点到15点肯定是午休不出门不上班啊什么的,让我想起东北中学有午睡时间的时候的事儿,哈哈哈。那种大夏天的中午大家都睡一觉的感觉真好。
刚睡醒就骑车上学,有那种不完全清醒的漂浮感,很有意思。夏天的课堂大家拿着硬纸壳的本夹子之类的东西扇风更是销魂啊,还有拿着半本书冲着自己一翻一合的。
神马泼水节啊、穿着民族服饰啊,说的我很向往。4月12是那里傣族新年节庆,东南亚好像都那时候庆新年什么的,但柬埔寨和越南的新年跟公历不对应,傣族这个却是固定的,有仔细查看来由的必要。
由于和xx聊的有些失态,笑的下巴和嗓子都疼了,就问了下,果然又是个双子座。哎,星座这东西……一年之内,碰到第二个这种状态了。以后得避着点,扛不住啊。因为xx约了男朋友等人去les halles看电影,仨人就在我的带领下去蓬皮杜对面的小天使吃冰淇淋,我没忍住点了个gauffre glace…….罪恶啊…… 但是好久不吃真的很想念啊!!!
后来时间不多,也就没去看展,带着zc去chez gladine那家basque餐厅吃饭,排了10多分钟的队,哦也,终于吃到了想吃很久的那个鸭/鸡?胗的沙拉,推荐了zc我第一次来时候吃的cassoulet, 恩,第二次的时候点的羊排也不错的,总之这家价钱便宜量足,而且味道不错,哦呀呀,还有两块钱的啤酒,虽然喝来比amsterdam有很大差距……st omer我也不知道是哪里的牌子,反正不够intense就是了。有些东西就是从下往上喝没问题,但从上往下喝就遭罪喽!
人非常多,跟一对法国情侣拼桌,他俩吵得要死,所以趁着姑娘去洗手间的时候,我和zc俩人没节操的开玩笑笑死了,把旁边的法国男人搞的一愣一愣的,哦也,hoho。聊了很多两年来的事儿,xiaoyan的事儿,还有追忆一下俩人刚来时候的事儿,以及当初认识时候上海那段的事儿,八卦了一些内容,不知不觉从07年到现在都认识六年了,当初一起来法国,也算剩下的为数不多的老朋友了,也算终于让我憋闷的日子放声大笑了好一阵,zc说所谓小声说话大声笑嘛,哈哈哈
5、
白天吃饭看美剧,elementary和person of interest都更新就很开心。晚上没有去berque的那个mesologie的课,有一个多月没去听了,也没有去游泳,罪恶感深重。但总算下楼去matilde那里拿了她帮我收的kingston那块ssd。晚上就整理硬盘,删除了很多东西,清理一下系统,顺便把『北京遇上西雅图』给看了,还可以,至少有些地方有点感动外加算是用心之作,在国产片中,算是很有诚意的商业片,表演的也很不错,故事也有时代性。不过我完全被先期的介绍给误导了,人家不是为了拿美国绿卡才去那种月子中心的,而是因为国内生孩子受阻无奈的选择,这对我来说有很大的不同。一开始有一段汤唯说无论如何也要把那孩子生下来那段把我感动惨了。也算是因为我有了新的阅历而产生的更深层次的共鸣吧。这事儿还拖着没有写……
总之,片子还可以。
半夜就在不停的做time machine的备份……
6、
一晚上备份做好了,我反正就用手机听老郭的单口相声打发时间,我觉得老郭说单口很有劲,以后回国得多去支持说书的茶馆之类的。很消遣。很放松。
只用了半个小时就在新SSD上装好了系统,然后两个多小时就把老备份恢复到了SSD上,哎呀,被机械硬盘折磨了一周多之后,真开心啊!又回到了有效率的日子。而且新硬盘虽然从256跌到了240G,但控件升级为sandforce,性能大增,一查,果然售价也涨了很多,不想折腾了,拆了就用。最感叹的是,从7mm变成了5mm的盘体,多了一个2mm的适配胶垫,但我的这代mb的硬盘位螺丝固定很牢固,所以对更小的厚度也可轻松适配,哦也,摸着5mm的盘体,感叹工艺之美,于是就爽在那里了。
恢复着的时候也把nano的排线给换好了,然后发现耳机音量到中段总是沙沙的,为啥每次自己动手的结果都…………只有第一次换iphone按钮排线的时候还顺利,虽然几周之后就失灵了………………………………
晚上预约了疯狂原始人,怕周六人多,但决定去晚了大不了走路回家散步散心。查排片表发现只有la defense才有原版3D场,果然在法国口碑一般嘛,基本我的期待值马上降到很低了,因为预告片其实看过,但没有太大兴趣本来不打算看的,但高群书导演微博又大肆夸赞,豆瓣9.2的评分,让我不得不去看一下啊! 终于去看了的时候,果然还是有些小失望的。入场之后,影厅中等也坐不满,而且后面的那对中国小情侣还说想看看有说的那么好么?我暗笑……
3D效果倒是不错,但好莱坞式的励志动画的赶脚,一直以来梦工厂的套路也没怎么变,但是很多有想象力的场景设计确实不错。但现在没有点很有意思的新意支撑,或者剧情发展,或者有有意思的价值观反思之类的,很难让我赶到“好”。也就是还不错的小动画片,制作精良 :)
风行上还重温了速度与激情5,为了迎接夏天的6嘛!!!最喜欢的系列。果然电脑上和电影院差很多,记得上两年5是因为gaumont的生日赠票,在opera那家看的,一开场就被音响震住了,音效太赞了,汽车引擎从一侧飞驰而过,音场完爆电脑,从此以后基本就一直惦记着办电影卡了。
晚上紧接着看完了西游降魔,开头不久的那个大妈慢慢的喊着“我–要–报–仇”,立刻就笑趴下,果然星爷无处不在,这就是星爷的灵魂附体啊。虽然后面没那么无厘头搞笑,但依旧挺不错的。期待续集。对舒淇的期待值过高……再一次的因为网上的舆论导致期待值过高,爽度受了影响。舒淇的魅力确实很大,这种悲苦角色比朱茵演的更入味,但无奈朱茵的那个悲情紫霞形象太深入我心,那个大话的角色塑造的太成功了……再加上时间和记忆的力量,以及那个时代,星爷电影里其他演员也个个出彩,整体性完胜现在的这一部,不过作为星爷编导的电影,没理由不开始期待下去了!!!
7、
中午起来,发现洗澡早饭之后已经一点多了,赶紧坐地铁去bastille早市,很多都收了,但还是买了一些水果和蔬菜,然后从marais区走路去蓬皮杜,看了Eileen Gary的展览,很多家具设计的太赞了,100年后的现在依旧经典和新潮,那个年代真的是人才辈出的时代。
还是自己看展览的时候看的比较细致,也有比较多的时间可以思考,记录和品味。来看展览也是临时决定,只是因为心情依旧不好,看展览很能改善心情。出来后也没去看电影,而是跑去中超想买肉吃………………因为想到瘦了这么多…………很想吃肉。周日关门。跑去买kebab(土耳其烤肉三明治),外卖回来,大口的吃着,中超之前买的芥末豆,还有蛋糕,早上买的葡萄,嗯哼,然后再去蓬皮杜自习,其实是写这个周记,只是为了让我舒服些,至少没在家无聊的刷各种网页吧。生活就会显得美好一些。
…………………………
编外:
连续一周睡到中午,梦非常的多,春梦、美梦也不少,今天早上就是榆树残联那个楼背后被我想象成了滑雪场…… 然后我登高之后,看到的是遍野的小黄花,美翻了。拿出相机拍照竟然还需要拼全景,靠,28mm广角,这不科学啊!!但那一望无际的小黄花,还是在城市中,真的是美极了。至于之前梦到的被追击、躲藏题材啊什么的也是好久没有梦到了。哈哈哈。
周六跟爸妈视频聊天,又是一如既往跑火车扯了很多,哈哈哈,然后看着图像中的爸妈,很是想念,尤其是最后挂断之后,突然很想念。跟木匠talkbox一下之后得到的回答是,想回去就回去看看呗。我这一年多以来一直对回国有很强的欲望也就是爸妈的原因吧,虽然身体很好,身在外也不见得能怎样,但是确实丧失了很多一起的时间。有时候在国外和在外地,这种物理距离之间的差别比想象的还是要远,至少,连时间都不一样。哎。
hg sun老师的博客突然又开始更新了,前几封是转载的文章,周末来了一篇他写给他14岁女儿学校集体庆生感悟的一封信,我也突然穿越回了我的14岁。那年我初三,初一入学前在夜市的机械手臂下还是在大厦的电子手臂下测得的身高已经有点模糊了,158cm吧?体重是68斤好像。高中毕业前不到六年体重就已经翻倍了,虽然依旧还是在间操排队的时候一直是头几个,但也算茁壮成长,14岁的时候,已经就差不多现在这么高了(T T), 初三的同学们,有一小半都是无所事事的那种对自己的高中没什么期待的人,会有些人堵在走廊里,对过往的同学推推搡搡,而当时我班里最好的朋友竟然是被欺负最凶的fq,我一直难以理解当初他为何被全班大多数的人bs,他并没有做错任何事,虽然大多数人都是盲从和麻木,但我在一旁看时候,有些人的嘴脸至今记忆犹新,哪怕他们后来高中也算考取了不错的学校,在大家当中也算还不错,但我一直对他们有着一些偏见,因为就在他们对待fq的态度上,表现出的那种态度让我无法接受他们内心如外表一样的好。
我后来的好些年,也一直在反省为什么当初三年时间里为什么什么也没做,或者几乎什么都没做。但是当时我除了因为在最初和最后的一年是班级里成绩最好的人这一些底气之外,貌似我也有种人人自危的那种对安全感的缺失。不管怎么说,我还记得14岁时候跟后桌交换的很多人生观的内容,虽然,她后来精神分裂了,这应该跟我没啥关系。
现在想起来很多人生态度的确立都是在高中,但初中的时候依旧都还是小学时候的一些好习惯的惯性?14岁的时候反正是运动细胞爆炸的时候,总是惦记着打球,走廊里总是跑来跑去,好像所有的记忆都是在奔跑,天黑之后还是会在微弱的灯光下打球,当时还不会骑自行车!!!周末已经很少回去找小学时候最好的朋友jmy玩了,也把寄存在他那儿的被爸妈限制的四驱车收回了,好像当时一周只休一天,还是因为上面对教育局查的严,但冬天早早的天还黑的时候,就踩着冰和雪走路去上学依旧记忆犹新,走路只要5分钟的400米不到的一条路,当时感觉还挺长,每个路口都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不知道刨根之谣传盛行的时候是不是那年。大概那是初一的事儿。
不能想太多,还得煮碗面吃,miamia,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