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1 我必须永远做一个殉道者,以度过彻底贷出了的一生。
p12 我的境遇与我的生存方式之间的矛盾在于,作为一个哲学家,我必须摆脱职业、女子、孩子、祖国、信仰等等而获得自由,然而,只要我还是一个幸运地活着的生物,而不是一架纯粹的分析机器,我又感到缺乏这一切。
…… 我期待一个人,我寻找一个人,我找到的始终是我自己,而我不再期待我自己了!
…… 那种突然疯狂的时刻,寂寞的人想要拥抱随便哪个人!
p48 真正的思想家向往闲暇,以便自由的从事创造,玩味自己的思想。平庸的学者却害怕闲暇,因为他没有自己的思想,一旦空闲,便觉无聊,于是书籍和学术成了他驱逐无聊的苍蝇拍。
p52 人只以勇敢和毅力许可的限度接近真理。强者必须认识和肯定现实,正如弱者必须害怕和逃避现实一样。
p53 即使我们蠢到认为我们的一切意见都是真理,我们也不至于希望我们的意见单独存在。
p57 哲学家甚至不应该结婚,因为爱情的利他会变成家庭的自私,男子为了儿女会忘掉世界。“凡有心于最高的哲学思维而又结婚的人,都是可疑的。”
—————————————-
p64 用生命力的蓬勃兴旺战胜人生的悲剧性质,这本身就是人生意义之所在。
p77 我的思想应该向我指示我站在何处,但不该向我泄露我将往何处。我爱对未来的无知……
p85 用艺术家的眼光去看待人生吧,这样你就会肯定人生的全部,因为连最悲惨的人生宿命也具有悲剧的审美意义。…… 你要站在你自己的生命之上,高屋建瓴地俯视你自己的生命,不要把它看得太重要,这样你反而能真正地体验它,享受它,尽你所能地把它过的有意义。
p89 竞争的结果也和达尔文学派所断定的相反,总是有利于弱者而不利于强者,物种并不走向完善。因为弱者是多数,而且善于通过忍耐、审慎、伪装、狡诈来保存自己;强者为了追求强力却不惜牺牲生命,较容易毁灭。
p91 世界不是但求自我保存的消极声明的堆积,而是“ 一个奔腾泛滥的力的海洋”,是“永远在自我创造、永远在自我毁灭的酒神世界”。
p107 动物只有求生的本能,它只是“盲目地疯狂地紧紧抓住生命,却没有任何别的更高目的”。
p111 我担心动物把人看作与它们相同的生灵,不过极其危险地丧失了健康的动物理智,–看作癫狂的动物,笑的动物,哭的动物,不幸的动物。
—————————————–
p122 你的每一个行为都必须值得在无限的未来重复无数次。“你将再次并且无数次地意愿这样吗?”
p135 可是倘若你们不是在自己的心灵中亲自经历过光芒、火焰和朝霞,你们从这些希望中能看到、听到什么呢?我只能使人记起,更多便无能为力了!
p141 社会是机器和工具,个人才是目的。如果个人统统只用来维持机器,那么为什么要有机器呢?
p148 我要的更多,我不是寻求者。我要为我创造出一轮自己的太阳。
p175 人们总是错把熟悉当认识,熟悉即习惯,而习惯了东西正是最难认识的。
p250 这是“自我失落”的时代。人们沉沦于世俗之中,好像有意躲避人生的真正使命。人们急于把脑袋藏到一个地方,似乎这样一来他们的良知就找不到他们了。人们匆忙把他们的心献给外部事务,就是为了不再有一颗心。“匆忙极其普遍,因为人人都急于从他的’自我’面前逃逝……”
=========================
看着看着,突然发现有人说了你很想说的话,一直说到了心里,这感觉真好。不过有些话,也就只能在心里理解,不在他的文字中,我也没办法用文字再写出来。也就只能在读这本书的我和他之间了。
这本书当成周国平的尼采书抄来读也蛮不错的。。。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周国平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年7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