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8 金色笔记

自由女性 I  p46 “他在报纸上发表了一项声明,说他从此再也不画画了。他说,他作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这个世界太乱太糟了,艺术成了与世界无关的东西。”……“你有没有意识到我们所讲的很多话都只是他人的回音?”

黑色笔记 p68 我的生活方式、教养、性别、政治观念、社会地位等等都阻碍着我进入生活的某些领域,为此我深感失望和遗憾……“艺术家是在无力生存时才写作的。”……我无法忍受这种情况,生活具有一个道德水准,病人又有着另一个道德水准。

黄色笔记 p186 也许我内心早已作出自杀的决定,只是现在尚未意识到罢了。

p193 她仍惶惶不安,有意躲避保罗,总觉得自己有可能上当受骗——倒不是害怕他,而是害怕她的过去有可能通过他而复活。

p240 我这是疯了。我确实疯了。疯子的标志就是明明知道事情不合情理,仍未能阻止自己去做。

 

『金色笔记』The Golden Notebook

多丽丝·莱辛 Doris Lessing

陈才宇 刘新民 译

译林出版社

书摘7 目送

『苏麦』p220 苏麦有两个人生,前半生和后半生。不,还有现在的落叶归根,那是第三个人生了。他温煦的眼镜看着十八岁的华飞,微微地笑,一点也不觉得十八岁的人可能会听不懂,他说,佛家是接受一切的。我的前半生是个王子,后半生是个乞丐,但是王子和乞丐像一条河的上游和下游,其实一直都同时存在,只是当下不知道而已。现在都过去了,我可以说,是的,我都知道了,而一切,都是好的。

『女人』p244 你开始留意商店,有没有,专门卖适合八十岁妇人的衣服?有没有,专门想吸引这个年龄层的商店?有没有,在书店里,一整排大字体书,告诉你八十岁的人如何穿,如何吃,如何运动,如何交友,如何与孤独相处,如何面对失去,如何准备……自己的告别?有没有电影光盘,一整排列出,主题都是八十岁人的悲欢离合,是的,八十岁女性的内心世界,她的情和欲、她的爱和悔、她的时光褪不去的缠绵、她和时光的拔河?有没有这样的商店、这样的商品,你可以买回去,晚上和她分享?

『目送』

龙应台

三联书店

书摘6 目送

『你来看此花时』p2 我喜欢走路。读书写作累了,就出门走路。有时候,约个可爱的人,两个人一起走,但是两个人一起走时,一半的心在那人身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风景。

p3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目送』p3 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p6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山路』p22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寂寞』p26 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共老』p42 如果我们是好友,我们会彼此探问,打电话、发简讯、写电邮、相约见面,表达关怀。如果我们是情人,我们会朝思暮想,会嘘寒问暖,会百般牵挂,…… 如果我们是夫妻,…… 会耳提面命,会如影随形,…… 但我们不是。我们不会跟好友一样殷勤探问,不会跟情人一样常相厮守,不会跟夫妇一样同船共渡。所谓兄弟,就是家常日子平淡过,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各自做各自的抉择和承受。我们聚首,通常不是为了彼此,而是为了父亲或母亲。聚首时即使促膝而坐,也不必然会谈心。即使谈心,也不必然有所企求……

『回家』p79 是的,我们都知道了:妈妈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编区号、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在那个时光的笼罩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闹‘厨房里正传来煎鱼的嗞嗞香气、丈夫正从她身后捂着她的双眼要她猜是谁、门外有人高喊“限时挂号拿印章来”……

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幸福』p100 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

『目送』

龙应台

三联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