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是机缘巧合,最后我被这个有着一个大红钮的AGFA迷的不行,就没忍住帮我家GRD认了这个哥哥。本来以为是弟弟的,没想到拿到真机时候崩溃了,比GRD大好多= = 这还是没戴帽子的时候。
本来从暑假开始一直关注巴黎和昂热二手网站上的胶片机,对yashica十分有爱,不知道为啥,也许就是因为这个牌子的几个字母看着比别的顺眼吧= =bbb 不过,貌似我中意的相机卖的人也少。这次淘来的这个AGFA也是一位法国小姐卖她beau-pere的老相机,竟然啥都不懂,外国小男孩与法国老爷爷的经典对话场景瞬间变为幻想了。。。

在flickr上搜索了下此机的片片,还有此付镜头,感觉很对我胃口,135片幅,估焦,42mm/f2.8,自动测光。感觉很人文。。。或者通俗说,拍出来的东西很土很有人情味,哦也。
话说,这就叫大眼瞪小眼。
此机是1969年产于德国,话说四十岁了已经。内置电池竟然还有电!
大红快门是当时的先进设计,下载的电子版扫描用户手册写着防震的新设计!不会在按下的时候产生机体震动了。。。然后手册里有句:
Always go as close to your subject as possible!
然后下面附着一张小豹的图片。
让我想起了木匠曾念的:“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靠的还不够近!”
临赴法前的暑假,嗯哼,有空再回忆,今儿就不跑题了。不过那次本来是要拍我住处电梯那里的一只狗?不是,那只像玩具狗一样的狗还是另一只我还真的记不清了,或者就只有那么一只?有点《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那种混淆了自己幻想和事实的感觉。好在,混淆的主角只是只狗= =bbb
话说,这叫亲密无间。。。
有一个陈旧的皮质古典原装相机包,用allen的品味来说,挺骚的,比相机本身还骚。可惜那个包都有点开胶了,我得好好清洁并粘和养护下再发图片。相机上,型号都被磨掉了快,我可是凭借样子搞定的型号并深入了解的,太佩服我自己了。。。今儿清洁了相机想放胶卷进去的时候,开始不得不翻阅手册的时候,发现了需要设定ASA DIN值,瞬间,我发现我很文盲。查阅之后,倒还了解了些基础常识。
摘录:
ASA感光度標準是由美國標準協會(ASA, American Standard Association)所制定,為現在表示底片感光度的主流單位,是常見到且被誤用為ISO的底片感光度標準:常見有ASA100、ASA200、ASA400、ASA800、ASA1600‧‧‧等等
Din感光度標準是由德意志工業標準(DIN, Deutsches Institut für Normung)所制定,這也是主流的感光度表示法之一,ASA100為Din21°,ASA200為Din24°,ASA400為Din27°,ASA800為Din30°,ASA1600則為Din33°,相信眼尖的各位早就已經發現Din感光度每增加3°,底片或是感光元件的感光度就會增加一倍。
解釋一下所謂「ISO誤用事件」,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dization, 簡稱ISO)ISO規定底片或是感光元件的感光度以美制的ASA和德制的Din為主,所以底片盒上會標示「ISO認證:這底片是ASA幾度/這底片是Din幾度」這樣的訊息,通常標示為「ISO:ASA/Din」,然而因為底片廠都省略單位並且直接標明數字,所以ASA100、Din21°的底片都被標示為「ISO:100/21°」,而這樣的標示法其實是在表示「ISO: ASA100/Din21°」,但是人們常常習慣只說前面的那個數值,所以隨著時間,ISO:100/21的底片就被人們誤稱為ISO100的底片了,這就是不是很有名的「ISO誤用事件」。
最后一句有点拗口,但逻辑正常的人应该可以顺利读懂。总之,现在只要看iso就好了。所谓的误用,貌似现在反而是主流了。不过知道下历史总是好的,毕竟今后估计接触这种古董机的时间应该更久,对数码快没有爱了。话说,乐凯的胶卷上SHD也是它自己的一个标准,和ISO等值,所以黑白shd100的胶卷,把ASA设成100即可。
话说,学校的主机房的几台老G3还是G4现在都升级到新的iMac了,不过貌似那老态龙钟的扫描仪还是没啥新动作,学校倒是终于给每个人开通邮箱服务了。但今年wifi变成主流的登入式了,哎,不方便啊,有种单线程,且被监视的感觉。。。
原来,下周之后就是万圣节假期了,太突然了。。。。。。。。。。!!!